豌豆莢應用分發業務被阿里巴巴收購的消息終于證實,事情總算告一段落。新浪科技的編輯問我能不能從內部視角寫一篇文章談談豌豆莢——雖然我一直在寫科技專欄,談論過很多公司,其實要談自己曾經供職的公司,并不容易。豌豆莢在中國是一家非常特別的公司,還是有必要寫一寫我看到的豌豆莢,因為媒體和外界對它的了解實在太有限,不如趁著這個機會好好談談這家公司。 這篇文章有我自己的視角、我認識的豌豆的看法也有來自合作伙伴的比較典型的觀點。 我看到的豌豆莢 品牌 在中國互聯網創業公司里,豌豆莢是一個另類,外界最容易感知到它另類的地方,是它的品牌。關于品牌另類的地方非常多,比如: - 在一個競爭極其激烈的應用商店或者其實更合適的形容是“Android 手機中的軟件下載站”行業里,它大概是唯一一家堅信依靠產品就能獲得市場認可的公司,事實上在2014年以前它也做到了,這樣的品牌調性在一部分人群中很受認可; - 我曾在 LinkedIn 中國工作,別人問我在外企工作感覺怎么樣?我說 LinkedIn 本土化做得好,其實豌豆莢比 LinkedIn 要“外企”多了; - 在融資 1.2 億美金之前,品牌與市場傳播基本靠貓和阿姨,很多人因為喜歡豌豆莢辦公室里的幾只貓或者因為看了阿姨視頻 ,而加入了豌豆莢。這三段話里都有一點點玩笑的成分,比如“Android 手機中的軟件下載站”這樣的說法,很多豌豆們都不會接受的。其實客觀來看,豌豆莢做的業務,放在十幾年前 PC 時代,其實就是類似華軍軟件園的角色:很多剛使用 PC 的小白不知道下載什么軟件,那就到下載站上的下一堆軟件來用吧。 與其它應用商店或軟件下載站所不同的是,豌豆莢有一個非常好的名字(91 助手、百度手機助手)、更注重設計與體驗、廣告更少,當它出一個叫“豌豆洗白白”,聲稱“幫助用戶把山寨應用、廣告應用”更換成官方版本的 App 時,它的初衷真的是幫用戶洗掉山寨和廣告應用,而競爭對手推出類似產品的時候,洗掉的是從其它應用商店的應用,而替換成自己商店的版本。——替換成自己商店的版本完全基于商業利益考量:這樣,其它商店可以將某款應用的分發量以及游戲分成都計算到自己產品中來,然后再反向向開發者表明自己的分發能力和收入能力是多么的牛。 最能體現豌豆莢氣質還有一個小故事,來自鳳凰科技的采訪: 豌豆莢一開始是創新工場內部孵化項目,在做的過程中發現自身商業價值潛力很大,2010 年 4 月獨立出來。起初,它不叫豌豆莢,叫豌豆。但是豌豆的域名已經被搶注,需要花費 10 萬元購買。創新工場管理合伙人汪華說,這太貴了。王俊煜和崔瑾都說,豌豆多好聽啊。汪華反問他們:你拿了 100 萬的天使投資,花 10 萬元買個域名,你干不干?他們仔細想過后,才改名為“豌豆莢”。后來,王俊煜對我說,10 萬元的域名的確太貴了。 融了 100 萬之后,準備拿其中的 10 萬去搶注域名,這樣的事情讓我想起了剛剛離開蘋果之后,為了給NeXT 設計一個 Logo,喬布斯花了 10 萬美元邀請曾經為安然公司、美國廣播公司、IBM、聯邦快遞、西屋電氣等公司設計 Logo 的保羅?蘭德出馬。在國內的創業公司里,像豌豆莢這樣對于品牌的執著是極為少見的。據說在 Y Combinator 的墻上貼了一張海報:這件事情是否能幫你達到 7%/周的增長?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不能達到 7% 的增長,你 TM 就別去做它。喬布斯雖然做 NeXT 不太成功,YC 大概是最成功的創業孵化期之一,你不能說喬布斯撥 10 萬美元預算去畫一個 Logo 就是浪費,YC 只強調增長就是真理。后來的事實證明,喬布斯最終在設計、體驗和商業上都證明了自己,只不過那是十幾年后的事情了。 福利:好得不得了 豌豆莢的內部福利是我見過國內創業公司中最好的,沒有之一。和硅谷公司可能有差距,但至少是國內公司里非常接近硅谷公司的一家。僅舉幾例: - 如果你得了年度最佳員工獎(內部把這個獎叫“超級豌豆”),獎品是任意挑一場國外的行業會議,與科技相關就可以。比如你可以去參加 WWDC、Google I/O、SXSW…只要你搶得著票,來回機票、酒店、票價都可以報銷;注意:這項福利是永久性的,不僅僅是當選超級豌豆之后一年。只要你當選過超級豌豆,并且你還在豌豆莢工作,這項福利就存在(聽說 2014 年以后政策已經調整,改為僅一次。); - 水果飲料零食免費吃就不說了,在搬到東升科技園之前,三餐全免費,而且還有同事專門開發了點餐系統,專供內部員工訂餐。你可以在合作的飯店里點任何你想吃的,理論上你想點多少都可以,不過這種福利的壞處是容易產生浪費; - 為了鼓勵大家買書、買正版軟件,一定額度可以報銷。用盜版軟件會被同事鄙視(幸好我都買的正版); - 推薦一名正式員工入職給的獎金額度非常大,具體數字就不說了。有一些同事拿獎金拿到手軟,當人販子拿到手的錢比工資還高; 還有不少,不一一列舉了。從福利可以看出來,豌豆莢發自內心想對員工好,也盡可能努力做到對員工好。 內部文化:自由開放,透明,扁平化及工程師文化豌豆莢創始團隊許多來自 Google,王俊煜從實習到畢業一直都在 Google,豌豆莢是 Google 文化的擁躉,因為對 Google 文化的幾乎全盤擁抱,豌豆莢內部文化極其自由開放、透明及扁平化。 很多創業公司都號稱自己自由開放與透明,但豌豆莢的自由開放與透明體現在真正相信和尊重每一位員工,并落實在行動上: 1。 在對外宣布獲得軟銀、DCM 及創新工場 1.2 億美元融資之前,王俊煜會在內部的 All Hands (全體大會)向所有員工披露融資消息,披露的細節包括融資額、公司估值,以及與軟銀、DCM 接觸的細節,事實上目前外界絕大部分對豌豆莢 B 輪融資時的估值的報道都是錯的,因為豌豆莢對外公布的新聞稿和接受采訪的時候并沒有提過估值;后來高盛追加了一筆幾百萬的投資,俊煜在全體大會上與大家分享他如何碰到高盛的投資人、以及為什么在融資敲定之后還愿意接受高盛的追加。 2。 公司內部碰到的重大問題,管理層會非常坦承回答員工的問題,重大項目完成之后,項目負責人會與所有人分享,并回答相應問題。所以如果項目做得不太好,項目負責人面臨的壓力也非常大,因為除了老板會質疑你,你有可能要面對其它所有人的挑戰。 類似的情景在硅谷的公司經常出現:Peter Thiel在Facebook上市之后沒多久便拋售手上幾乎所有Facebook股票,引起Facebook員工不滿,扎克伯格專門邀請Peter Thiel到Facebook內部去回應他為什么拋售Facebook的問題。非常尖銳,但是他們抱著非常開放的心態去回應。 3。 豌豆莢工程師文化非常強,在公司內部,產品設計師和工程師是項目主導,運營、市場、商務的地位都排在第二位。雖然豌豆莢把產品經理叫做“產品設計師”,但豌豆莢的產品設計師是幾乎不支持運營、市場或商務活動的,這類設計需求全部外包。外包一方面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周期比較長,因為設計師不在旁邊,溝通成本要高許多。 工程師文化主導產生的第二個問題是,很難招到優秀的運營人才。應用商店大部分收入來自游戲業務,游戲業務是重運營業務,豌豆莢的薪酬設計、內部協作和資源配置對運營人才都不友好,相比于騰訊和小米這樣的公司、以及游戲公司而言,對運營人才的競爭力非常有限。而就國內目前的環境,還遠沒有“進化”到僅靠產品技術本身,就能持續(豌豆莢曾經在行業排第一第二,但那是巨頭們以及智能手機廠商們還沒開始重視應用市場的時候)將業務做到第一梯隊、甚至第一的位置。 工程師文化還能延伸到公司內部工具上,豌豆莢內部配置了 Google Drive 套件:大家的文件都放在 Google Docs / Slides / Sheets 并默認對公司所有人共享,比如我經常在內網搜俊煜在 Google Docs 上放了什么文檔或幻燈片……項目管理使用 Asana,與同事約會通過 Google Calendar 直接預約,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別人的日程,直接找有空的時間段預約…… 習慣了這么好用的內部工作環境之后,幾乎每一個從豌豆莢離職的同事,都會非常難受。因為即使內部溝通傳文件的時候,每次都要下載、保存、打開、修訂、回給對方,對方再經歷一遍下載、保存、打開、修訂以及再回過去,反復好多回,時間都耗在下載、保存等等操作上了。我離開豌豆莢之后,起碼花了大半個月才適應 Outlook 和微軟 Office。即使適應了,到現在也懷念以前內部如此順暢的協作工具。 4。 豌豆莢內部架構非常扁平化,公司即使在二三百人的時候,依然保持三個層級。基層員工離 co-founder 們只隔著一個人。Google 內部的一些管理方式豌豆莢也沿用了過來,比如:內部考核使用 OKR 而非 KPI;每個月召開全體大會(All Hands);員工和老板定期約會做一對一溝通(1:1)。甚至還有一個叫 TGIF 的小節日,意為 Thank God It”s Friday,在每周五下午(后來改成了周六),弄點好吃的好玩的,大家放松放松,交流交流感情。HR 們則花盡心思去想有吸引力的話題吸引大家參加。其實每周都搞的話,能交流的東西有限。我后來到 LinkedIn,也都有這些文化,這是從英特爾上沿襲過來的文化,基本上成為硅谷公司的標配。 因為氣質如此獨特,它吸引了非常多優秀的人才。甚至毫不夸張地說,豌豆莢內部優秀人才濃度是明顯高于類似同類規模公司的。也難怪,有一次在三里屯老書蟲書店,我和一家做移動廣告平臺的朋友聊到豌豆莢的時候,她評價說:“豌豆莢太“無恥”了,把同類水平人才的價格抬高了兩三倍。” 內部的扁平化讓大家感受到平等和被尊重,而扁平化也帶來了副作用,那就是決策效率減弱。豌豆莢倡導每個人都要能成為項目 owner,可是很多情況下項目 owner 決定權有限,也沒有調配資源的權利,這時候你需要去磨其它部門的同事來配合你,礙于面子或因為關系不錯其它同事會和你開會、討論,可是大家手頭上的工作也多,尤其涉及到內部資源調用的時候,對資源使用的理解不一致,導致大家需要花非常多的時間去互相說服,推進效率慢了許多。 開發者的抱怨及繞不過去的坎兒 豌豆莢是一位智商爆棚,可某種程度上情商堪憂的公司。很多離開豌豆莢之后的員工在加入其它公司或自己創業之后,相信對這句話會有更多體會。 如果把豌豆莢看做一個人的話,它還真的很適合“Nerd”這個詞。當然,比爾?蓋茨、Paul Graham 上學的時候都是被別人稱作“Nerd”的人,對這個詞是褒是貶,每個人有自己的看法。在和其它合作伙伴打交道的過程中,豌豆莢的“Nerd”氣質非常明顯。開發者的抱怨 某款知名應用曾在豌豆莢收到不少用戶負面評論。有些評論在該款應用發布之前就有了(時間戳顯然有問題),有些是在 1.0 版本非常粗糙的時候用戶留下的吐槽。因為馬太效應,即使 2-3 年過去,這款應用發布了 2.0、3.0 版本,這條負面評論就像牛皮蘚一樣牢牢占據著評論頁第一名,用戶吐槽的功能點早已修復,但該產品 1.0 版時的負面評論一直牢牢占據著評論第一名。 開發者寫信過去,請求豌豆莢對這條評論進行處理。 豌豆莢的客服回答說,“豌豆莢的評論機制有強大的算法,系統會自動選擇最匹配的評論展示”,回了類似的一套說辭。 開發者很氣憤:這明明是 1.0 版本的評論,用戶評論的這個功能點我們早就修復了,從當下這個時間點來看,用戶的評論已經不符合事實了。 豌豆莢回復說,你說的我們已經給產品部門反饋,我們未來會考慮改進。 開發者:你們可以將這條評論匹配相應的版本號,就像 App Store 一樣,評論與版本進行匹配,這樣更能反映事實。我們并不要求你們刪掉它,只希望你們合理呈現更客觀的事實給用戶。 ……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每一個平臺都有自己的不足,這其實不是什么多大的事。但豌豆莢的客服在面對開發者投訴的時候,內心活動是堅信自己有強大的算法,“我們做的事兒就是要用技術改變生態,不會因為你寫一封信投訴我就去人工干預規則”。“相信技術的力量”是很美好的愿景和口號,豌豆莢內部很多人主動擁抱這個價值觀。可現實情況是,總有優先級更高、更重要的功能等著技術去開發,而優化這個功能的投資回報率太低了,這條評論一直留在那里。 后來,這款應用的工程師在年會錄 DV 的時候表達自己的新年愿望是:希望明年豌豆莢上那個莫名其妙的評論能消失。 還有許多開發者也抱怨過審核的問題,比如上傳的手機截圖太像 iPhone,認為 banner 素材不符合標準可是又很難講清楚自己對素材的審核標準是什么,這類事情看起來所有平臺都存在,可是和豌豆莢打交道溝通成本過高,許多開發者覺得麻煩就轉而找其它平臺合作去了。在通人情上,豌豆莢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為什么 2013 年的時候豌豆莢不賣掉?為什么 B 輪融資時拿的全是財務投資而非 BAT 們的戰略投資?要獨立,不站隊,我和這個世界不兼容,是這個世界出了問題。這是豌豆莢的思考方式,這樣的思考方式做到極致或許能讓它偉大,這樣的行為方式也會讓很多人不那么舒服。 你要期權嗎?不要 在老書蟲書店的朋友接著評價豌豆莢說:“豌豆莢太 nice 了,聽說你們那里從不開人的?”我想了想,我在的時候似乎真沒開過人,不過,“聽說豌豆莢今年年初重組,應該是“請”了不少人離開的。” 無論主動還是被動離開,只要在豌豆莢正式工作超過一年,員工都可以拿到期權。不過離職的時候要保留期權的話,需要交一筆保證金,對于工作時間比較長、對豌豆莢貢獻比較多的員工來說,期權拿得也比較多,相應地,保證金也需要交得更多一些。 離開豌豆莢的同事,我都不免八卦問一問:你交保證金了嗎?大部分的答復都是:沒有。幾乎每一位離職員工加入離職群的時候,大家也同樣八卦去問新入群的同事:你交保證金了沒對一個創業公司而言,期權可能是最為寶貴但也可能是最不值錢的東西了。寶貴在于,一旦上市,不少人可以財富自由、或起碼在個人財富上彎道超出同齡人不少;最不值錢在于:如果公司沒做起來,就是廢紙一張。 雖然我寫了六年的科技評論,大大小小創業公司也見過不少,但在期權/股權方面我真遠遠談不上專業。我相信豌豆莢內部一定是做過充分的研究和審慎的思考,才會做出需要離職員工需要交保證金才可以持有期權這樣的決定。而對于耗費了幾年心血全身心投注在這個公司的許多員工而言,離開的時候帶著的心情是:心累;如果再看下一次機會,他們更希望的是落袋為安,而不是給人帶來不知希望在何處的期權。 什么?社保斷繳了? 我 2014 年 8 月份從豌豆莢離職的時候,一位已經離職的同事好心提醒我:“一定要記得盯著 HR 把社保從豌豆莢內部移除,這樣你到新公司才能續上。”我好奇,這也需要提醒?似乎看出我想問的,同事補充了一句:“HR 太忙了,你要是不提醒,ta 沒準就會忘了。ta 也不是故意會把你的社保漏掉,就是手里事兒太多,忙不完。”這場對話,似乎預示著豌豆莢幾個月后將出現的社保風波。 我一向對社保不關心,沒有去盯 HR。 我的社保沒有斷繳。但幾個月后,幾位豌豆莢的同事說,自己的社保斷繳了,有人開始私下打聽,有人在內部討論組開始詢問,比較著急的甚至跑到匿名社交應用上開始公開談論和吐槽。隨后,在 2014 年 11 月,陸續有媒體開始報道員工斷繳社保、離職員工需要交押金以及吐槽內部管理的消息,在行業內也引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 豌豆莢的確斷繳了部分員工社保,這是豌豆莢當時給媒體做的官方回應:就社保問題,由于公司操作疏忽,確實導致部分員工出現社保漏繳 1 個月的情況。目前公司已經及時補繳了社保,并積極全力幫助員工消除由此帶來的影響。 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都知道,社保斷繳意味著什么。 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立場。對員工這么真誠有愛的豌豆莢,福利也是最好的豌豆莢,怎么可以把大家的社保都斷了呢?——這也太低級錯誤了,而豌豆莢又是一群多么地自視甚高、平日里只有鄙視別人的份從不可能被別人看輕的一群超高智商的群體呀?這太不“豌豆莢”了。可是,這樣的事情發生了。社保斷繳的員工,生氣、憤怒、委屈都是自然會產生的情緒,這種情緒蔓延到外部也并不令人意外。 俊煜應該也是很受傷的。在 2014 年 11 月 21 日發表的博客文章中,俊煜寫下了這么一段話: 有時候在匿名應用看到一些來自豌豆莢員工的評論,感覺很陌生,也很難過。我很難相信這些是來自我一個一個自己挑選、加入豌豆莢的人。如果努力的結果只能是如此——和抱著這些想法的人絕對不是我自己想要的工作,更糟糕的是反而讓那些我愛的人受到傷害或委屈——那我們這幾年的付出和堅持是否值得? 員工開始覺得豌豆莢變得陌生,俊煜也覺得自己招進來的員工開始陌生了。 寫在最后 半年前在一次和豌豆莢前同事的飯局上,一位豌豆問大家:你覺得在豌豆莢有什么收獲? 輪到我的時候,我記得我的答案大概是這樣的:在豌豆莢的一年是我最長見識、成長最快、也最認清自己到底是幾斤幾兩的一年。雖然我自己沒有做出什么成績,但這段經歷讓我終身難忘,我非常感謝它。同事笑,說:你不是對豌豆莢意見很多嗎?有意見,是因為真正在意。不在意,其實也就懶得去提了。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評價豌豆莢,我可能會這么說:我相信它改變世界的雄心和真誠,它想對每個人好,可是它有點太年輕了,還沒有足夠強壯到照顧好每一個人,這個世界也或許沒有被它改變那么多,但它讓這個世界意識到多一種可能。 最后,引述一段這次收購事件中最打動我的一段評價,來自豌豆莢曾經的合作伙伴 Yorf: 張小龍賣掉 Foxmail 的時候我在廣深混,圈里說他只會陽春白雪結果賤賣棲身于他人屋檐之下,賣的錢就夠買套房。今天大伙又說王俊煜們,一副你是秀才所以活該打不過匪兵。可以客觀地評價他的戰略選擇,但批評他陽春白雪就很無聊。只不過是人家當年愿賭,今天市場不好而已。甭管哪行,下里巴人、陽春白雪都需要,大家分工合作最好。中國不缺下里巴人,但缺更多的張小龍和王俊煜,有點理想主義,一門心思做好產品,走幾步彎路最后彎路只是路過的風景,又比如王興。最后,俊煜還年輕著呢,過個十年八載的,說不定他又到處被跪舔。。。。。。這個世界大抵就是這樣跟風和健忘,不過總歸是會越來越有腦和理性的:)
下固件網 http://m.xinzhenzfzp.cn/
1.瀏覽或下載本站資料前務必閱讀并知曉本站服務條款
點擊閱讀
2.嚴禁將資料或筆記用于非法用途,或以任何形式的傳播、修改、造成一切損失由使用人承擔后果.
3.內容僅供無商業目的得交流學習,使用時需征得所有權人的授權.
4.資料僅供交流測試,資料存在的未知風險由使用此資料的用戶承擔一切未知事件而產生的后果,正式場景勿以此資料當做正式用途,僅作為過期,過保修,損壞,遺棄或用戶主動放棄對此產品的重要性評估認為此產品不在重要時使用。